“有一个美丽的当地,传说是神仙寓居的当地,它的名字叫香巴拉,它便是咱们的家园……”伴随着藏族导游拥金悦耳悦耳的歌声,观光车行进在海拔高度不断攀升的弯曲山路上,逶迤的山峦和缤纷的彩林在眼前移动。转过一道弯,忽然间,一座高耸雄壮的雪山出现在眼前,近得似乎能触手可及。游客们一边感叹,一边拿出相机对着此时的美景“咔嚓、咔嚓”不断按下快门。“这是仙乃日神山,立刻就要到稻城亚丁了。”拥金说道。
稻城亚丁景区内建立的旅行打卡点。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亚丁藏语意为“向阳之地”。稻城亚丁风景区坐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,面积32.44平方公里,地处青藏高原东部,横断山脉中段,海拔跨度从2800米至6033米,属国家级天然维护区。亚丁以其共同的原始生态环境和雄、奇、秀、美的天然风光而闻名中外。主要由“仙乃日、央迈勇、夏诺多吉”三座山和周围的河流、湖泊和高山草甸组成,雪域高原最美的元素简直都会聚于此。在这里,既能看到雪山、清溪、古寺,也能一睹日照金山的壮美景象。
1928年,美国植物学家、探险家约瑟夫·洛克,来到稻城亚丁进行探究,并在雪山脚下的冲古寺小住。回国后他在美国《国家地理杂志》上撰文,并刊登所拍照片,初次将亚丁介绍给了全世界,让稻城亚丁成为了世界各国探险家和旅行者的抱负之境。
深秋的亚丁五彩斑斓,湛蓝的天空下山沟秋叶缤纷、层林尽染,万年的皑皑雪山与千年的湛蓝海子遥遥相对,黑色的牦牛多如繁星般装点在金黄的草甸之上。散步在洛绒牛场,几条弯曲的小溪宛如一条条丝带飘绕在草原上。仰头环视,藏族大众心中的三座“神山”呈“品”字形矗立在远处,守护着这片绝美净土。
秋日稻城亚丁景区的雪山、草甸和河流。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“亚丁是我国现在保存最完好、最原始的高山天然生态系统和物种基因库。”稻城县文广旅局局长郎杰介绍,稻城亚丁保存着很多第四纪以来(距今250万年)大都区域已绝迹的珍稀动物、植物、昆虫等活化石。据统计,区内已发现高等植物1332种,其间国家一级维护植物1种,国家二级维护植物20种,包含高寒水韭、桃儿七、川贝母、水母雪兔子等。现已发现动物品种463种,其间国家一级维护动物13种,二级维护动物51种,包含雪豹、金钱豹、黄喉雉鹑、马麝、岩羊等。
航拍稻城亚丁景区洛绒牛场。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“我家就在仙乃日雪山脚下的亚丁村。”拥金指着家的方向说道。1000多年前,藏族群落迁徙到三座雪山之下,以亚丁为名,扎根在此代代相续。仅有37户的亚丁村在2014年时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村里一栋栋片石砌成的“黑藏房”让整个村落显得古拙厚重且充溢浓郁藏韵,但在曩昔短少维护意识的旅行开发中,这些藏式民居修建失去了原始的天然面貌。
2022年,四川发动亚丁村抢救性维护康复工程。关于极富亚丁特征的“黑藏房”, 政府以“修旧如旧”为理念,以“最小干涉,最大复原传统面貌”为准则,对亚丁村内的民居修建展开一致风格、分区分级修正。依照“拟天然”的方法,在不同斜度,不同光照的山坡上栽培合适的植物和灌木来进行生态修正。一起,村里还安排乡民将农田复耕,修正破碎的田埂。
通过维护康复后的亚丁村。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“咱们用5个月时刻完成了398亩植被美化和十余公里公路两边的生态修正,新栽培了十万多棵苗木。”中建八局亚丁村维护康复项目工程师姚鑫睿介绍。
现在,走进亚丁村,一栋栋极具民族特征的“黑藏房”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半山腰上。村子依托景区发展起来了酒店、民宿、餐饮、画廊、香巴拉文明博物馆等新业态,弥散式供氧、会集供暖等现代化设备装备完全。“曾经只要夏天能做旅行生意,现在供氧供暖处理了,一年四季都能招待游客,确保了收入来历。”亚丁村村干部四郎泽仁告知记者。
基础设备的改进让亚丁村的旅行服务质量得到了突破性进步。2023年稻城亚丁景区招待游客超越100万人,越来越多的乡民投身旅行业,拥金便是其间一员。
“我最大的感触便是景区硬件水平进步,招待才能越来越强,我的收入也在逐年进步。”拥金说,2024年是她在稻城亚丁做导游的第11个年初,她期望有更多的游客能来到她的家园,零距离感触雪域高原的调和、憨厚之美。
夏诺多吉雪山出现日照金山景象。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雪山延绵,起伏跌宕,云卷碧空,秋染净土。山坡上,柔美的高山杜鹃花雨后春笋。亚丁的旅途,美得就像一首散文诗。
记者:薛晨
海报/视频:薛晨
策划:王黎
新华社国内部、四川分社联合制造